中新网杭州9月24日电(林波)大名鼎鼎的千岛湖,最近也坐不住了。
千岛湖位于浙江淳安,约等于4个太湖,或3000个西湖。千岛湖景区是全国首批44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近些年,淳安正努力将千岛湖打造成为世界级“湖泊+”旅游目的地。
“直面问题,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9月24日,淳安县召开加快推进旅游业创新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大会,县委书记杨泽伟表示,千岛湖的新玩法是以产品为核、以场景为王、以模式为要,打破路径依赖、重构旅游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
9月24日,淳安县加快推进旅游业创新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 (淳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自1982年起步以来,千岛湖旅游业历经40余年发展,讲述着“千岛湖不止于湖”的故事。
而在荣耀背后,千岛湖也迎来了不可小觑的挑战。
淳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黄红婷表示,在实际调研中,他们发现产品体验差和服务环境差成为游客吐槽的两大痛点。譬如,景区产品老化,“一船到底”的赶鸭式游湖模式体验感差;新产品新业态少,难以满足游客情绪触动和场景出圈需求;冬冷夏热,半年忙碌半年闲的困境亟待打破。
与此同时,区域旅游竞争已然“白热化”,杭州市内建德、桐庐相继有主题乐园、综合体项目落地,浙江省内安吉、德清的休闲度假游已是赶超之势,浙江省外黄山凭借成熟的研学产品体系持续分流长三角客源。
“周边地区你追我赶的态势,让我们深切感受‘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严峻考验。”黄红婷直言,游客需求、消费场景等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不转型就会被市场淘汰,慢转型就会错失先机。唯有主动转型,才能破局发展。
浙江千岛湖一景(资料图)。 (淳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纵观全球知名湖泊旅游发展,可清晰地看到两条主线,一是将生态保护置于核心位置,二是注重打造独特且深度的旅游体验。
展望未来,千岛湖打造世界级“湖泊+”旅游目的地的底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守护自然本底。千岛湖拥有优质的自然本底,水质在中国大江大湖中位居优质水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这是其发展的先天优势,但也需像国际同类湖泊一样,将保护置于开发之前。
其次,千岛湖的底气,在于它提出了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创新转型蓝图。
近日,《关于加快推进淳安旅游业创新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发布。
《意见》计划通过统筹管理力量、整合景区资源、重塑旅游品牌、转型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环境、完善扶持政策,全面推进旅游产品、场景和模式创新,加快观光游、休闲游、赛会游、康养游、主题游“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构建更高辨识度、更强引流性、更大竞争力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世界级“湖泊+”旅游目的地。
尤其是在模式创新上,要实现从“门票”到“消费”的跃升。
杨泽伟强调,要深化“旅游不止于游、千岛湖不止于湖”的理念,逐步打破“门票经济”依赖,转向以综合消费为主的“体验经济”新模式。
再者,千岛湖将以服务取胜,通过提升游客体验来增强竞争力。在此次大会现场,其提出“打造千岛湖友好型旅游目的地专项行动”,以及该行动中重点实施“八个一”暖心服务。
作者了解到,“八个一”暖心服务包含了餐饮“一价透明”、住宿“一致先赔”、停车“一律降价”、交通“一单免罚”、行李“一码代管”、自驾“一键救援”、景区“一票通用”、投诉“一小时快处”等。其中除景区“一票通用”于11月1日开始执行外,其余七项将于今年10月1日开始执行。
诚然,千岛湖打造世界级“湖泊+”旅游目的地的底气,是一种复合型的底气,也等待着市场的“检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