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距离10月4日日本自民党的总裁选举越来越近,大家都在猜测,谁能成为下一任日本首相。特别是高市早苗,她的立场很硬,对外政策很激进,甚至被外界比作“第二个冯德莱恩”,有战略界人士认为,如果她当选首相,可能会引发中日关系的重大变化,甚至影响到整个亚太地区。

高市早苗在日本政治中,一直是个特别有争议的人物。她的立场非常明确,甚至有点激进,被很多人称为“第二个冯德莱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在对外政策上,尤其是对中国的态度,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很像,都是比较强硬的。

高市早苗的言论一直很尖锐,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她曾说过“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种话明显是想把日本拉进台海争端中。而且,她还曾公开为日本的侵略历史辩解,甚至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这些说法让她在右翼选民中很受欢迎,但也引起了国内外很多人的不满,甚至让中日关系更加紧张。

“第二个冯德莱恩”若当选且坚持强硬对华立场,将可能引起中日关系的剧烈动荡

她这样做的背后,是自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的结果。她得到安倍派的支持,而安倍派本身就倾向于强硬的民族主义,这让高市的立场显得更为极端。通过这些言论,她吸引了大量保守派选民,也让自己在党内变得更有影响力。

尽管高市早苗的支持率很高,领先其他候选人,但她的极右翼立场也带来了不少麻烦。她的支持者大多来自党内的保守派和右翼阵营,然而中间派选民对她的强硬政策心生疑虑。为了打破这一局面,高市开始调整自己的言辞,放出了一些“亲华”的信号,试图缓解外界的担忧。

最近,高市早苗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她对中国有一定的担忧,但“还是要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显然是她在做政治手段的调整。因为如果她继续坚持激进的反华立场,不仅会让日本的选民担心,也会让国际社会产生疑虑,尤其是美国。

她说这些话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在选举中获得更多支持,尤其是争取中间派选民的支持。她要通过调整对华态度,来改变自己过于激进的形象,并减少党内一些反对派系的压力。

“第二个冯德莱恩”若当选且坚持强硬对华立场,将可能引起中日关系的剧烈动荡

高市早苗虽然支持率很高,但她要真正当上首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她的支持者主要是安倍派,但党内其他派系对她的支持并不坚定,尤其是一些更务实的派系,对她的极右翼立场感到不安。

更麻烦的是,美国对高市的立场可能并不欢迎。美国当前正尝试缓解与中国的关系,而高市的强硬对华立场,很可能让美国担心她会把日本拉入一个更加紧张的对抗局面。特朗普现在正在忙于和中国进行谈判,显然不会希望日本在这种情况下捅出新的漏子。

从美国的角度看,如果高市当选首相,可能会带来更多外交上的麻烦。美国不太可能支持一个“反华的日本首相”,尤其是在当前中美关系的背景下,这将是一个重大的外交风险。

如果高市早苗真的当上日本首相,中日关系肯定会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她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极有可能导致日本更直接地介入台海争端,这不仅会加剧中日关系的紧张,也可能引发整个亚太地区的动荡。

“第二个冯德莱恩”若当选且坚持强硬对华立场,将可能引起中日关系的剧烈动荡

高市早苗曾明确表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如果她当选,极有可能推动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干预,使得台海局势更加复杂,进一步激化中日之间的矛盾。

在经济领域,高市早苗也提出过要全面限制中国在日本的投资,这无疑会对中日之间的经济关系带来严重影响。过去几年,中国和日本在经济领域有着紧密的合作,但如果高市当选,这种合作可能会受到很大冲击,甚至可能会导致两国经济关系的彻底破裂。

不仅仅是中国,其他国家也会对高市的当选产生反应。她的极端言辞和政策可能让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在日本与邻国的关系上,可能会出现更大的裂痕。

无论高市早苗能否当选首相,未来的中日关系都充满了变数。如果她当选,预计中日关系将急剧恶化,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局势也可能会因此发生改变。中国需要保持警觉,同时在外交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当前形势下,无论谁成为新首相,中日两国关系的走向依然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