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访谈视频揭示了九旬表演艺术家游本昌与《繁花》中“爷叔”角色长达五年的灵魂羁绊。他亲笔写信告别角色,坦言“不愿走出来”;而此前,他主动放弃白玉兰奖申报的举动,更与这份“入戏的痴迷”共同勾勒出一位老艺术家的戏骨与风骨。

游本昌坦言“像是得了抑郁症”,原因竟是不愿与“爷叔”告别

据游本昌女儿游思涵、孙女的访谈视频显示,游本昌在《繁花》拍毕后,仍长期沉浸在“爷叔”的世界中。其女游思涵在访谈中透露:“演完《繁花》以后,其实他是没走出来的,活在那种角色里。他那时候也不怎么吃饭,食欲不好,我们就觉得特别难受。”

游思涵还表示,游本昌几乎不观看自己主演的这部剧集,“问他看不看《繁花》,他不看他自己演的东西,看了一集以后他就弃剧了不看了。”女儿表示,游本昌坦然承认自己仍在“爷叔”这个角色中:“他不想出戏,他觉得那是幸福的。就是爷叔的那种悲壮,他是活在那种悲壮的氛围下的。”

为帮助父亲完成情感上的疏导,游思涵建议就游本昌给爷叔写了一封信。视频中展示了游本昌的亲笔信:“亲爱的爷叔,侬好,今天我要向你告别。5年了,我竟然无法从你那里走出,这一遍遍的重复走不出来,甚至是不愿意走出来,真像是得了抑郁症了。”

游本昌坦言“像是得了抑郁症”,原因竟是不愿与“爷叔”告别

这封信情感真挚,展现了一位演员与角色深度交融后,那种难以割舍、沉浸于创作幸福的状态。

游本昌的艺术家风骨,不仅体现在对艺术的痴迷,更体现在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后辈的提携上。据剧方工作人员透露,在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申报时,游本昌主动联系剧组提出不参与本次白玉兰奖的评奖申报,这使得《繁花》中多位年轻演员获得了提名机会。

对于老师的这一举动,在剧中饰演“宝总”的胡歌评价道:“我当时看到这个新闻,我其实是笑了,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游老师。他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就是这样一直在帮助年轻人!而且他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他不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他都做给你看了——以身作则。”

从1985年家喻户晓的“济公”到2023年底蕴深厚的“爷叔”,游本昌用时间诠释了何为“戏比天大”。他沉浸于角色,是出于对艺术的极致热爱与尊重;他主动让贤,是出于对后辈的无私扶持与期望。这份“入戏”的痴与“出世”的达,共同构成了这位表演艺术家令人景仰的品格与境界。

文|记者 邵梓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