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宁波舟山港今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准箱,较去年提前23天,创历史新高。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在全球第一大港感知开放新脉动

浙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新华社杭州10月6日电 国庆中秋假期,东海之滨的宁波舟山港作业繁忙——漫长的岸线上靠满万吨巨轮,桥吊装卸不停,为经济循环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全球年货物吞吐量16连冠的超级大港,今年以来,宁波舟山港生产稳中有进。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宁波舟山港今年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3000万标准箱,较去年提前23天,再次刷新历史纪录。这是继8月单月吞吐量首破400万标准箱后,宁波舟山港在今年创造的又一新纪录。

“作业量增长的背后,是长三角地区及全国外贸动能的释放。”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表现更加亮眼,宁波舟山港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的枢纽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

9月下旬,3000多辆汽车陆续从宁波舟山港梅西滚装码头驶入“吉速荣耀”号LNG双燃料滚装船。该船从宁波舟山港始发,将抵达欧洲多个重要港口,进一步拓展了国产汽车出口的物流通道。

吞吐量稳定增长,离不开航线网络的有力支撑。目前,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航线总数超300条,日均靠离泊船舶近300艘次,联通全球五大洲主要港口。不久前,宁波舟山港开通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首次将航线延伸至北冰洋。

“新航线取道北极东北航道直达欧洲,相较中欧班列25天左右、苏伊士运河40天左右及好望角航线约50天的航期,宁波舟山港至弗利克斯托港单程运输时效仅需18天。”浙江海港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雪君说,这是继宁波舟山港2024年底开通至德国威廉港的26天“中欧快航”后,再创时效新纪录。

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点,宁波舟山港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打通内陆通江达海大通道,不断将腹地货源高效输送至码头。

超110条海铁联运线路,辐射全国16个省份的68个地市,宁波舟山港服务区域半径拓展至西安、重庆、阿拉山口等内陆地区。“如今仅用3天,新能源汽车即可从重庆通过海铁联运至宁波舟山港出海,较传统方式节省近2周时间。”孙雪君说。

在梅山、甬舟等集装箱港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芯智慧大脑,支撑着远控桥吊、无人集卡等智能设备高效运转;易港通“北斗+AI领航”方案让外集卡在港区内偏航率降低10%以上,港区闸口通行效率提升7%……新技术在港口加快应用,让生产更加精准高效。

制度创新也释放强大红利。作为浙江海事局试点单位,宁波舟山港率先推行船舶靠泊预约制,优化作业节奏,缓解高峰拥堵,实现“船到即作业”。同时,港口与航运公司、口岸单位建立多方协同机制,定期对接船舶动态与计划排布,推进数据互通,让船舶“进得来、靠得上、走得快”,运输链条“看得见、算得准、调得灵”。

透过全球年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这扇窗口,可以窥见外部形势复杂多变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宁波舟山港将持续提升集疏运体系和运行效率,以更优的服务,努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宁波舟山港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