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门人大)
近日,面对基孔肯雅热严峻的防控形势,继发布关于在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一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倡议书后,市人大常委会又发布关于在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集中攻坚行动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通知,发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这场全民防控战役中。我市各级人大代表闻令即动,连日来,他们用多层次、立体化的防控行动,织密群防群控的保护网,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的温暖与力量。
01
做疫情防控的“排头兵”
从源头阻断传播途径
防控基孔肯雅热,关键在于防蚊灭蚊,而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重中之重。代表们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围绕“倒积水、清杂物、治黑点”,将工作落到实处。
“这片小竹林杂草垃圾多,有不少积水黑点,要是不及时清理,很容易滋生蚊虫!”在蓬江区荷塘镇三丫村,镇人大代表黎有坚发现隐患后,立即联系村干部和村民共同处置。在他的带动下,大家迅速清理房前屋后杂物、清除积水和垃圾,并联合专业消杀团队对乡村公共区域、卫生死角开展集中灭蚊作业,从源头降低蚊虫密度。
人大代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人大代表们以身作则,按照所在选区或网格,深入到村(社区)、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公园绿地、巷道、沟渠、建筑工地等蚊虫易滋生区域,与镇村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并肩作战。江门市人大代表吕伟波、廖雪平和蓬江区人大代表陆江、梁成舸、钟卓明等自发组建6支员工志愿服务队,协助农林、雅怡、东华、幸福等社区对重点场所、重点区域进行蚊媒灭杀、清理杂物。他们手持工具,仔细清理各类积水容器,翻盆倒罐,将闲置的花盆托盘、废弃瓶罐、旧轮胎等逐一排查,从源头上消除蚊虫孳生的“温床”。
精准施策是提升防控效果的关键。台山市大江镇人大聚焦“蚊虫孳生在哪里,防控就跟进到哪里”,积极参与“积水清零”专项行动,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主动靠前,联合村(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组建专项攻坚队,采取“分片包干、拉网排查”模式,聚焦房前屋后、绿化带、排水沟、垃圾堆放点等蚊虫孳生高风险区域,带头清理废弃瓶罐、轮胎、花盆托盘等积水容器。
人大代表与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清理天台孳生蚊虫杂物
防控工作既要全面覆盖,也要精准聚焦。“您好,这是灭蚊烟片,使用时记得关好门窗,点燃后人员撤离房间……”在江海区礼乐街道和江南街道的多个村居社区,人大代表们穿梭在楼栋之间,他们手持灭蚊物资,逐户敲响居民家门,不仅把烟片送到群众手中,更手把手讲解使用步骤与安全注意事项,用耐心细致的服务,让蚊虫防治知识走进每一户家庭。针对卫生黑点,人大代表与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组成专项攻坚小组,开启“拉网式”排查。他们戴着手套、拿着铁锹,沿着窄巷一步一查,登上天台逐处清点,钻进空置房屋仔细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滋生蚊虫的“死角”。遇到积水容器,当场倾倒清理;发现废弃瓶罐,集中打包清运;碰到堵塞下水道,立刻找来工具疏通,一场“地毯式大扫除”在社区各处火热展开,原本杂乱的角落变得干净整洁,蚊虫孳生的“温床”被彻底清除。
人大代表慷慨解囊捐赠防疫物资
代表们不仅积极投身防疫一线,还带头出钱出力,捐款捐物。江门市人大代表来纲发动所在企业捐赠15台超低容量喷雾器,江门市人大代表易春、胡海彬分别向环市街道捐赠喷雾器15台、杀虫热雾剂6箱,江门市人大代表厉晓晓向白沙街道石湾社区捐赠喷雾器5台;新会区三江镇企业界人大代表在了解到一线急需消杀和防蚊物资后,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动员身边爱心企业加入支援行列,陆续捐赠高效灭蚊药剂、背负式喷雾器、大型消杀机等专业设备,并募集善款22万多元,筹集清凉饮料和矿泉水300箱……他们以实际行动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02
做群防群治的“宣传员”
凝聚全民防控共识
在扎实做好环境整治的同时,江门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动员群众参与防控工作,推动形成人人有责、家家行动的群防格局。
鹤山市人大代表、村党总支部书记温艳嫦发动村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10月1日清晨,古劳镇下六村的村民微信群里,鹤山市人大代表、村党总支部书记温艳嫦带头发出环境清洁倡议,号召大家趁假期清理房前屋后积水、清除蚊媒孳生地。倡议发出仅3小时,报名参与的村民就超过150人,老老少少齐上阵。“温代表带头干,我们肯定跟上!”村民们自带扫把、斗车、铁锹等工具,分成多个小组对村内沟渠、闲置地块、卫生死角进行地毯式清理,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容器,填埋洼地,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筑牢疫情防线。
人大代表通过多渠道、接地气的方式,将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措施传递给群众,推动防控意识入人心。新会区会城街道碧桂园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采用“固定宣传点+流动宣传”模式,在重点小区、农贸市场设置展板、横幅,同时利用社区大喇叭、微信群和宣传车开展广泛宣传。他们携手结对单位200多名志愿者,将防控要点转化为通俗语言,引导群众自觉清理房前屋后天台卫生,累计清理居民楼天台、楼道卫生死角100多处。
筑牢思想防线是防控的关键。蓬江区代表们深入居民家中、沿街商铺开展“敲门行动”,用“乡音土话”将专业防控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信息,耐心讲解基孔肯雅热传播途径、典型症状和核心预防措施,重点强调清除积水容器、防蚊的重要性,发放《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等宣传材料,推动群众养成“随手清积水”习惯。“村子里老人多,说普通话他们听着费劲,用方言讲‘蚊子爱找积水窝,清了水就少了咬人的虫’,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蓬江区人大代表关健儿拿着宣传手册说,“现在走在路上,常有人主动问防控知识,说明大家真往心里去了。”
“今天我们分片扫,把巷道里的垃圾、积水全清了!”在台山市都斛镇的村居巷道里,十多位代表迅速跟上:有的清扫路面垃圾,有的翻倒闲置容器沥干积水,动作麻利、劲头十足,一场环境整治行动很快展开。“代表们都来帮忙搞卫生,我们哪能袖手旁观!”村民麦姨路过看到这一幕,主动加入清理队伍,一边铲起巷道口的杂草,一边招呼邻里:“快出来搭把手,我们把家门口收拾干净,蚊子就少啦!”
代表们的示范行动像一颗“火种”,点燃了群众参与防控的热情,群众从“要我防”转变成“我要防”,“人人动手、户户参与”的群防群控网络正在共同努力下不断织密。
03
做科学防控的“监督员”
确保措施落地见效
在投身防控实践的同时,江门各级人大代表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一线调研,聚焦防控工作中的难点堵点,收集社情民意,为科学防控提供“人大智慧”,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人大代表深入街头巷尾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人大代表挨家入户宣传防疫知识并走访群众
在开平市老城区三埠街道,部分旧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容易积水,蚊子幼虫孳生,代表们对此高度重视,通过实地察看并提出一系列补救措施,一些窄巷角落和下水道的积水得以迅速清理,有效杜绝蚊虫孳生。此外,人大代表们通过实地走访、与群众和工作人员交流等方式,收集到了诸如“部分群众防护意识不强”“一些不显眼的区域容易孳生蚊虫而忽略了消杀”等问题,并反馈至镇(街道)有关职能部门,督促及时清理整治,有效打通卫生治理的“最后一米”。
“圩镇卫生死角还有不少,周边商铺的管理还要加强!”台山市大江镇人大代表李坚志掏出记录本,认真记下问题位置和具体情况,拍照后第一时间发给属地部门。
面对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代表们采用“清单式监督”,将建筑工地、农贸市场、城中村等易孳生蚊虫的区域列为“重点监督清单”,推动各项防控措施从“纸上”落到“实处”。代表们定期巡查、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就“记下来、发出去、跟到底”。针对部分排水设施老化、市场周边积水清理不及时等问题,代表们实地调研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改进工作,让防控措施从“临时攻坚”转向“长久守护”。
从清晨到日暮,从社区到村落,江门市各级人大代表忙碌的身影成为防控一线的动人风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心手相连,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护墙”。
(江门日报记者/毕松江 通讯员/区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