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培琪

今日(10月8日),徐矿集团控股企业江苏徐矿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能股份”)公告,大股东交银投资一口气抛售了3261.35万股,在公司的持股比例由6.44%降至5.96%。

作为江苏老字号能源企业,苏能股份的前景一度被看好,交银投资就是在其IPO前就入场的元老级股东之一,也是第二大股东。如今,交银投资释放“离场”信号,不禁让人为苏能股份捏一把汗:

今年上半年,苏能股份营收同比减少17.15%,归母净利润同比大降90.13%。管理层频繁变动,据不完全统计,近8个月来,苏能股份已密集调整15名高管。

第二大股东首次减持

40天甩卖超3000万股

交银投资是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苏能股份上市前就已入股。据相关公告,此前交银投资共计持有约4.43亿股,占苏能股份总股本的6.44%,是仅次于控股股东徐矿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然而今年7月,苏能股份公告,交银投资出于“自身资金需求”,计划于8月20日至11月19日期间,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888.88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截至目前,交银投资已经完成了近一半的减持计划。据苏能股份今日公告,自8月20日至9月29日,约40天时间里,交银投资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3261.35万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由6.44%减少至5.96%,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整数倍。

而根据此前计划,目前尚处于减持计划实施期。也就是说未来一段时间,交银投资的持股比例可能还会进一步降低。

这是交银投资首次减持苏能股份。新苏商梳理苏能股份公告发现,自2023年3月苏能股份上市以来,交银投资在公司的持股比例一直稳定在6.44%,直至此番减持。

管理层变动频繁

8个月调整15名高管

一直稳定持股,却突然选择减持,且减持比例不低,交银投资的出发点是什么?尽管相关公告中,交银投资称减持股份是为了“自身资金需求”。但在资本市场中,减持往往意味着对公司发展前景信心的降低。

新苏商注意到,交银投资宣布减持前不久,苏能股份总经理人选调整。具体来看,7月13日,任职仅15个月的苏能股份总经理张志远因工作调整,自请辞去工作。7月24日,陈创举被聘为新任总经理。仅5天后,7月29日,交银投资发布减持计划。

管理层的频繁变动,是近年以来苏能股份面临的一大管理难题。据不完全统计,自2月以来,苏能股份中高层人事变动已达15人次,这在省属国企中实为罕见。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如下:

2月17日,副董事长石炳华因退休辞去相关职务,原董事长冯兴振因无法正常履行职责被免职,此前,冯兴振于2024年7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江苏省纪委监委调查,期间由石炳华代行董事长职责;

3月6日,于洋当选为苏能股份新任董事长及非独立董事,同时,邓国新新任非独立董事;

4月23日,公司非独立董事李大怀到龄退休,独立董事郭中华因个人原因辞职,辞职后两人均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6月5日,非独立董事陈清华、总工程师何亚、安全总监汪卫东均因“工作调整”辞职,同时,解庆典新任安全总监;

6月23日,陈伟东、张雷新任非独立董事;

7月13日,张志远因工作调整,自请辞去总经理一职;

7月24日,陈创举被聘任为公司总经理。同日,杨思光被补选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

业绩“跌跌不休”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双大降

高管的频繁变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苏能股份的业绩焦虑。

8月22日,苏能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收55.73亿元,同比减少17.15%;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大降90.13%。同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上年度末缩水3.81%,公司总资产同步缩水0.44%。

苏能股份在财报中对此解释称,公司利润下滑,主要因2025年上半年煤炭价格降幅较大。

但新苏商关注到,自2023年3月上市以来,苏能股份的业绩表现都显得有些“平庸”。上市当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20.29亿元和23.96亿元,较上年分别下滑20.55%和11.8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2.19%。

就目前趋势看,今年下半年,苏能股份业绩或将进一步承压。

值得一提的是,虽面临盈利压力,但苏能股份仍坚持高分红政策。6月25日,苏能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告显示,2024年苏能股份共计派发现金红利润超8.4亿元,分配比例为每股现金红利0.122元,分红比例达60.67%。虽与前两年相比有所下降,但已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的高分红水平。

徐矿集团派出总经理挂帅

苏能股份“何以为绩”

苏能股份的成立背景“含金量”十足。发起人是省属大型国企徐矿集团,前十大股东中大多是交银投资、徐州市贾汪城投、省农垦集团等国有法人。2014年12月,苏能股份成立,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煤炭采掘、洗选加工及火电业务。2023年3月,苏能股份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继2014年上市的陕西黑猫之后,近十年A股唯一新上市的煤矿企业。

成立以来,徐矿集团对苏能股份的扶持力度一直不小。就在今年3月,徐矿集团派出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于洋兼任苏能股份董事长,上层引导意味鲜明。

徐矿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遭交银投资减持,高管洗牌、转型新能源,苏能股份何以为“绩”

于洋 资料图

面对煤炭等传统业务的压力,苏能股份选择押注新能源。当前,苏能股份正在光伏、风电、储能三个方面构建新能源体系,将版图从徐州辐射至陕甘、内蒙古、新疆等地。

9月25日,苏能股份公告,公司位于内蒙古的募投项目——乌拉盖2×1000MW 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项目的#1机组(1000MW)已于9月24日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投产后,公司在役电力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不过新苏商也注意到,尽管苏能股份新能源业务发展迅速,但因规模尚小,短期内无法弥补煤炭等主业下滑留下的巨大缺口。因此,新能源能否成为公司破局关键,还要看其能不能提供实质性的业务支撑。此外,眼下于洋等管理团队也需拿出更加强有力的盈利路径,才能稳住交银投资等大股东的阵脚。

编辑:张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