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范易成

界面新闻编辑 | 庄键

江苏文旅消费市场国庆长假成绩单揭晓。

根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10月1日-8日,江苏全省接待国内游客6075.15万人次,游客总花费644.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8%和23.73%,日均分别增长8.92%和8.26%。

值得注意的是,银联商务数据显示,假期前七天(2025年10月1日至7日),全省异地文旅消费208.69亿元,同比增长25.89%;占全国的9.74%,保持全国第一。去年1月召开的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披露,去年全省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6201亿元,增长15.56%,占全国的10.04%,已位列全国首位。

江苏为何能成为国庆长假异地消费的“流量高地”?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以及区域联动引流无疑是最重要的两大法宝。

假日期间,江苏全省联动共推出4200余项文旅活动,内容包括艺术展演、文博展览与互动体验。

国庆长假江苏再夺异地文旅消费全国第一,背后的秘诀是?

在“为优质内容付费”的消费大趋势下,江苏将大型演艺活动打造成强大的“客流引擎”。

大麦网数据显示,假期前七天,江苏共举办1490场演出活动,观演人次58.85万、同比增长107%,票房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117%。常州太湖湾音乐节4天吸引14万乐迷,苏州太仓元气森林音乐节3天接待9万多观众,南京汤山华晨宇火星演唱会3天吸引超10万观众。

全国火爆出圈的明星赛事苏超在假期期间持续发挥异地观光、消费的带动效应。

截至10月7日,三场“苏超”比赛带动南京、徐州、南通3个主场城市比赛日A级景区接待游客249.62万人次,同比增长11.45%,其中接待外地游客181.11万人次、同比增长13.38%。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9.58亿元、同比增长33.73%。

江苏多地围绕苏超比赛实施“票根+”优惠措施,推出20余条“跟着苏超游江苏”旅游线路和景区门票减免、文旅消费优惠券、特定人群优惠、免费体验、免费交通服务等150余项惠民措施,以及文旅市集、“第二现场”等活动丰富观赛体验。

江苏还从“夜经济”着手,拉长文旅体验时间,丰富了消费场景。全省75家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联动发力,策划开展演艺展览、市集展会、观赛互动、游园体验等137项特色活动。

国庆期间,江苏89家备案博物馆延时开放,其中40家推出主题夜游夜演活动,南京博物院“盛世华彩·乐享南博”、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夜游运博·千年流光”成为亲子家庭与文化爱好者的夜间热门打卡地。假日期间江苏全省备案博物馆(纪念馆)共接待观众724.04万人次,同比增长13.58%,文创收入达3966.49万元。

这一系列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前瞻性的政策布局。

早在去年年底,江苏省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文体旅联动提振消费的若干举措》,围绕演唱会音乐节、优秀剧目文艺演出、高品质高流量临特展、重大体育赛事、促进入境旅游恢复发展、提升境外人士支付服务便利性、打造优质文旅线路、支持商旅文体融合、支持发展文旅新业态、支持“夜经济”品牌等10个方面,提出具体奖励措施。

在今年1月1日举行的该政策发布会上,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倪国强指出,《若干举措》的出台,就是用真金白银为文体旅业发展赋能,努力将江苏省的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扩大内需、释放消费潜力的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举措》中明确“奖励金额与省外观众占比挂钩”,比如支持举办演唱会、音乐节细则中,对省外观众比例超过55%的,奖励金额上浮10%。引导主办方优化跨区域宣传策略,以争取更高比例的外地观众。

今年7月17日,2025年江苏省首批文体旅联动提振消费奖补项目名单出炉,省财政共下达资金1176万元奖补了25个项目经营主体,涵盖演唱会、文艺演出、体育运动、文旅新业态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