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 通讯员 王少华)近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贺西京总院长团队凭借“上颈椎疾患外科治疗创新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项目,在202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作为陕西省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评审标准极为严苛,是技术“含金量”的重要标定。此次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获此殊荣,是对该院科研创新实力的权威认证,标志着医院在上颈椎外科这一高精尖领域,已建立起显著的技术优势,占据行业引领地位。贺西京总院长、脊柱外科臧全金主任为该奖项主要完成人。
上颈椎,涵盖寰椎(第1颈椎)和枢椎(第2颈椎),是连接生命中枢“颅脑”与脊柱的关键枢纽。由于该区域毗邻延髓、椎动脉等核心结构,手术风险极高,向来被视为“生命禁区”。贺西京教授团队历经二十余载的不懈探索,在技术与理念上持续突破创新,成功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上颈椎疾患外科治疗创新体系。这一体系为众多复杂、疑难的上颈椎疾病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截至目前,已有近千例患者从中显著受益,术后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改善。例如,贺西京团队采用3D打印技术精准复位完成寰枢椎翻修术,为患者解决了难题。
本次获奖,是贺西京团队长期深耕脊柱疾病研究和治疗的成果体现。据悉,这是该团队在12年间第三次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团队聚焦临床难点,精准开展研究设计改造及临床治疗,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成果:完成了世界首例寰枢椎关节置换术、国内首例3D打印寰枢椎前路钢板固定术;首创前路椎体切除后仿生个性化穹窿顶钛笼精准重建脊柱稳定性新疗法;发明3D打印个性化穹隆顶钛笼式人工椎体……这些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均属于探索性、高端的研究范畴。央视4套《走遍中国》还曾专题报道贺西京院长3D人工可动颈椎发明。
经过多年的研究耕耘与临床积累,贺西京团队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与临床成绩。在颈椎病治疗方面,团队开拓了多种创新治疗方案,并发明了多种医疗器械,为颈椎病治疗开辟了新路径。团队的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脊柱外科顶级期刊《Spine》《European Spine Journal》等杂志上,在国内、国际上享有盛誉。同时,团队设计的各种脊柱内植物获得我国及美国发明专利十余项,部分成果已实现转化,为更多脊柱疾病患者带来希望。在颈椎疾病、颈椎翻修手术等领域,团队更是公认的行业翘楚。
其中,由贺西京院长作为主审、臧全金主任作为副主编的《上颈椎疾病诊治与病例精解》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华中科大同济医院、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西安交大二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十余家国内知名院校的颈椎疾病专家合著,凝聚了行业领域专家的智慧和成果。一经出版便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和抢购,为行业同仁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与实战范本,再次彰显了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在国内上颈椎领域的领先地位。贺西京总院长表示:“在这本著作中,我们与全国顶级专家共同建立了上颈椎外科治疗创新体系,核心目标并非单纯挑战手术难度,而是为了带给患者更高的手术安全性、更好的术后生活质量,并显著降低如脑脊液漏、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望未来,贺西京总院长指出,随着手术机器人、3D打印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脊柱外科正加速迈向精准化、智能化、微创化的新时代。机器人辅助导航、个性化3D建模与手术规划、3D打印定制植入物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许多过去因高龄、体质差或病情复杂而被视为手术禁区的患者,重新获得手术机会。
荣誉是新起点,创新是永动力。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紧跟技术革命前沿,以科技力赋能临床,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