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长专机落地欧洲之前,欧盟对华连出两招,又是打“台湾牌”又打“关税牌”,但没想到的是,还不到24小时,意大利就率先选边站了,这事儿直接关系到中欧关系的走向。
欧盟为什么偏偏在王毅访欧前对华出招?意大利怎么这么快就选边站,又做出了哪些关键表态?
10月8日,王毅外长抵达罗马,开启新一轮的访欧之旅。可就在专机落地前一天,也就是10月7日,欧盟率先对中国出手了。
第一招就是“台湾牌”,欧盟还特意回应台媒的问题,还发了个声明,说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就150个词,里面没提根本“台湾”。
本来台媒这类问题,欧盟是不可以不回应的,但现在不仅回应了,还专门发了个声明,明显就是和台当局故意勾连,要在台湾问题上耍小心思,想把一个中国原则架空,学美国说什么“台湾地位没定”,明晃晃的挑衅中国主权。
还不止这样,同一天,欧盟又出了第二招“关税牌”。欧委会还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是要应对所谓的“全球产能过剩”,从明年开始,钢铁免税进口量只能有每年1830万吨,超过的部分要加50%到100%的关税。
可笑的是,欧洲媒体自己都承认,这就是针对中国的。
那欧盟为啥偏要在王毅访问欧洲前搞这些,对中国真有这么大敌意吗?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欧洲现在担心啊,担心自己的产业不行了,这些年欧盟的产业优势正在逐渐流失,很多新兴领域发展的不如中美快,就好比之前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其实就是出于这种焦虑。
还有就是跟随美国,欧盟经济虽然厉害,但军事上全靠美国,政治上也听美国的,有时候甚至要问,难道欧盟没有自己的主见吗?还真不多,这次对钢铁加关税,就是学美国和加拿大的做法。
不过,欧盟领导层的态度也不能决定一切,不是说中欧关系就这样盖棺定论了,毕竟欧盟内部本来就不是一条心,布鲁塞尔的想法已经代表不了所有欧洲国家了,中国也早就看清楚这一点了。
所以现在中国在处理中欧关系的时候,都是两条路一起走,既要保持和欧盟领导层对华,也要重视和欧盟各个成员国的双边关系。
王毅这次访问意大利,就是这么做的。10月8日,他和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见面,当着中方的面,塔亚尼态度很明确:意大利肯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绝不会动摇。
跟欧盟之前的态度相比,意大利这话肯定是更有诚意,也明摆着和欧盟的立场划清了界限。
除了台湾问题上表明了立场,意大利在和中国的合作商也很积极,塔亚尼直言,经贸合作是意中关系的重要动力,希望能够和中方多沟通交流,落实好三年行动计划,也让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更深。
意大利的选择,其实也说明,现在欧盟内部在分化,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都不愿意盲目地跟着美国或者布鲁塞尔的对华政策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更愿意和中合作,毕竟俄乌冲突已经把欧洲的能源和安全局势搅得一团乱了,再加上许多国家现在国内经济也不好,这个时候选择和中国合作才是最实在的做法。
中国和意大利这次的互动也给欧洲国家提了一个醒:对抗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尊重别人的主权、专心搞合作,才能让中欧关系稳稳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