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媒孳生地广泛存在于生活和公共环境中,精准排查并科学清理是防蚊关键。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领域首席科学家何剑峰指出,在家庭及个人工作场所,需重点关注水生植物、花盆托盘、水桶、闲置瓶罐、储水缸和院内排水沟。清理时可采取翻盆倒罐清除积水、给储水容器加盖、疏通排水沟,必要时投放灭蚊幼剂。
公共场所及外环境中,绿化带、公共停车场、垃圾或杂物堆放点、废弃轮胎、市政管网的管道井与集水井、排水沟、楼梯间、楼房反梁、雨水沟及建筑物凹陷处是重点区域。需清理卫生死角、翻盆倒罐、疏通并清除淤积、沙土填埋积水区域。
此外,空置屋尤其是城中村的露天老宅、户外垃圾与杂物堆放处、闲置地卫生死角等场所,也需加强孳生地清理,进一步降低蚊虫孳生风险。
文| 记者 张华
海报| 陈健怡
策划| 龚丹枫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