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10月26日,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国际农机展”)将在湖北武汉盛大启幕。作为全球规模领先的农机行业盛会,本届展会以“创新开放赋能农业装备,科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四大看点提前剧透。
2025中国国际农机展看点一:
国际化高峰碰撞出新视野全球共识
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将于10月26日至28日在湖北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览总面积达24万平方米,吸引超过2600家参展企业及20万观众参与。该展会被誉为“亚洲第一、世界知名”的农机大展,是中国农机行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尽管同期德国汉诺威农机展(AGRITECHNICA)也将在11月举办,但本届武汉展会已展现出高度国际化特征,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的企业与专家参与交流。
本届展会由多方权威机构联合主办,中国蔬菜协会共同发起,提升国际专业影响力。跨国技术对话平台设立“蔬菜机械化专题展示交流研讨活动”,邀请院士、体系专家及多国技术代表共议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聚焦智能与绿色转型,虽以国内展示为主,但议题设置紧跟全球趋势,如智能化生产、水肥一体化、标准化作业等,呼应汉诺威展对智慧农业、清洁能源的关注。高端国际参会阵容,预计有500名左右专业人士出席,包括蔬菜产业科研院校、生产企业代表及重点省市主管部门负责人,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国际交流氛围:
(补充说明)虽然两大会展在时间上接近,但定位互补:武汉展更强调中国特色作物场景(如露地/设施蔬菜),而汉诺威展则偏向全球通用型大型机械与数字生态整合。两者共同构成2025年全球农机技术发展的双引擎。
评论:把握中外协同创新机遇。对于关注国际农机动向的从业者而言,可优先参与武汉展中的蔬菜机械专题推介活动,了解甘蓝、大蒜、叶菜等典型作物的国产化智能方案;同时关注即将召开的汉诺威展,观察中国潍柴雷沃、一拖等200多家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品牌输出表现。
2025中国国际农机展看点二:
新能源、智能化、低空经济扛鼎,让人脑洞大开
根据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武汉)及相关行业展会的公开信息,本次展会的核心看点聚焦于新能源动力革新、智能化技术落地及低空经济农业应用三大领域:
1、新能源动力:零碳转型引领行业变革
多元化燃料解决方案。氢燃料发动机、氨燃料内燃机、双燃料动力系统等碳中和燃料技术集中亮相,覆盖拖拉机、收割机等主力机型,推动农机从传统燃油向绿色能源转型。
小型设备清洁化升级。园林机械、灌溉设备等小型通用动力装备采用电动化设计,响应“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实现田间作业零排放。
实景体验绿色动力。设立清洁能源试驾区,观众可现场体验电动/氢能拖拉机性能,验证实际作业效率。
2、智能化技术:数字农业全链条整合
蔬菜全程机械化方案。首次设立1200㎡蔬菜机械专题展区,50余家企业展示甘蓝、大蒜、叶菜等作物的智能种植、采收一体化解决方案。
AI与大数据管理平台。集成物联网、自动驾驶、无人机监测技术,实现耕种管收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如“数字农业中心”模式)。
设施农业智能装备突破。水肥一体化系统、温室环境调控机器人等设施农业装备,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3、低空经济:农业场景应用爆发
无人机多场景覆盖。植保无人机支持精准施药、作物监测;物流无人机实现山地果园运输、应急物资投送,破解地形限制。
配套技术协同发展。低空导航系统、电池续航解决方案及无人农场管理平台同步展出,构建完整应用生态。
2025中国国际农机展看点三:
行业趋势前瞻,展会变身“加油站”
1、技术驱动: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成主旋律
农机出口正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驱动,智能化、绿色化、定制化成为核心竞争力。政策推动“优机优补”“更新补贴”,重点支持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高端农机产品。创新产品申报已启动,聚焦在技术性能、功能设计上有突破性创新的装备,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2、出口新格局:市场多元化 + 高附加值产品崛起
中国农机出口结构持续优化,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连续多年增长(除2024年市场波动外)。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亚洲占比约45%,东盟已成为第一大贸易对象;南美快速崛起,2024年销售额达21.18亿美元,同比增长26.69%;美国连续两年为中国农机出口第一大国。产品正从中低端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转型。
3、政策赋能:国家战略叠加地方支持
“一带一路”倡议带动农机走出去,对共建国家出口占比超60%。新三年(2024–2026年)农机购置补贴全面实施,鼓励研发与全产业链优化。政府建议加强出口信用保险、组织国际对接活动,助力企业降低海外风险。
以下为2025年中国农机出口主要市场的对比情况:
(补充说明)尽管全球市场需求总体向好,但2025年全球经济前景复杂,仍为中国农机出口带来不确定性。此外,售后服务体系滞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仍是制约高端化发展的短板。
对于参展企业和观众而言,本次展会不仅是采购交易平台,更是获取政策风向、技术路线、国际市场策略的关键窗口。
2025中国国际农机展看点四:
45场论坛实现“量减质升”
2025中国国际农机展通过精简至45场高质量论坛,聚焦智能农机、智慧农业、绿色动力与产业链协同等核心议题,提升内容深度与产业对接效率。
1、论坛主题升级:从广度覆盖到深度聚焦
相比过去动辄五六十场论坛的密集安排,2025年展会将论坛数量控制在45场,但每一场都更具针对性和高端化:
智能农机与数字农业:探讨自动驾驶、AI决策系统、无人机植保、大数据平台在农场管理中的应用。
绿色低碳转型:围绕电动拖拉机、氢能源农机、生物甲烷驱动设备的技术进展与商业化路径展开讨论。
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主机厂、零部件企业、软件服务商与终端用户的生态融合。
国际市场拓展:为中国农机“走出去”提供政策解读、海外市场需求分析及合作模式建议。
这些议题不仅呼应了本届展会“触摸智慧高效”(Touch Smart Efficiency)的主题精神,也与中国农机产业升级方向高度契合。
2、论坛结构优化对比表
45场论坛的“量减质升”标志着中国国际农机展正迈向专业化、国际化、实效化的新阶段。通过压缩低效会议、强化主题策划、提升参与体验,展会正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思想高地”与“产业枢纽”。对于参展企业和专业观众而言,这意味着更高的信息密度、更强的资源匹配能力和更大的合作可能性。
建议相关方面关注官方发布的详细论坛日程,提前报名热门专场,尤其是涉及智能驾驶系统落地、新能源农机补贴政策和海外市场准入规则的专题活动,以最大化参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