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张泰来

选题来自今日头条头条精选项目

陕西旬阳新郎婚礼当天跳河不幸身亡事件,持续引发关注。近日,新郎周某某母亲首度发声,通过40分钟的讲述,试图还原悲剧发生前一晚、前三天直至两年前的相关情况。根据她的讲述,婚礼双方及两个家庭之间,似乎并不存在明显的金钱纠纷,也很难找到让事情突然恶化的“大事”。

新郎在婚礼当天跳河,实在太过离奇。所有关注事件的人,都难免要问:跳河之前,新郎到底经历了什么?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打击,承受了何等的压力,才会在大喜之日有此选择?

新郎婚礼当天跳河身亡,过度纠结“琐事”只会适得其反

针对此事,当地警方两度发布通报,辟谣悲剧跟彩礼有关,称新郎跳河是因为“婚礼琐事”。警方的通报是及时的,但不足以消除公众所有的疑问。此次,周某某母亲首度发声,为事件补充了细节。

根据周某某母亲的讲述,悲剧发生前周某某和新娘确实存在矛盾,甚至一度发生争执。引发两人矛盾的争议事件主要有两个。

一是,9月30日,女方提出要求男方在10月2日到其家中“上门敬酒”,周某某当面同意但心存异议。当晚,周某某在家人建议下,电话询问女方能否取消敬酒,点燃了女方的怒火。事后几日,女方始终对此耿耿于怀。

二是,10月3日婚礼当天,关于接亲礼品,女方认为应该带8样,但周家只带了4样,“这也没弄好,那也没弄好”,差点和接亲队打起来。

这两件事在周某某和新娘之间种下了芥蒂,两人不断争执,衍生出“敬酒杯”“下车费”等新矛盾。周某某的情绪很可能就是在一次次的争吵中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崩溃。从这个意义上,说悲剧的根源在于“婚礼琐事”,并不为过。

周某某和新娘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两人自由恋爱多年,有深厚的感情基础,走进婚姻殿堂是二人自觉自愿的选择。可是,结婚的决心都下了,为何却在“上门敬酒”“接亲礼品”这样的琐事上,始终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是什么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让两人对这些细节如此上心,如此纠结?这样的问题,值得反思。

新郎婚礼当天跳河身亡,过度纠结“琐事”只会适得其反

复盘此次事件,周某某很可能并非有意轻生,在那一瞬间,他只是遭遇了突然的情绪崩溃。假如,在那之前,能够有人跟他贴心地谈一谈,帮他找到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让他紧绷的情绪得到少许的纾解,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只是双方家人都忽视了这一点。他们忙于计较婚礼的种种细节,却忽视了当事人的想法和具体感受,忽视了年轻人在即将走入婚姻殿堂,开启人生新阶段时,内心的焦虑和压力。在本该为他们提供情绪纾解渠道时,非但没有及时出手,反而斤斤计较于琐碎细节,“火上浇油”。

新郎婚礼当天跳河身亡,悲剧让人警醒。婚礼始终因为新人而存在,婚礼的形式也永远要着眼于人。婚礼不需要严苛固定的形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环节,能让新人由衷体会到爱情的纯洁与婚姻的庄重,才是婚礼的重点。婚礼上,新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双方家庭的一团和气,远比隆重、煽情的流程更加重要。“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这道理不只适用于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