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刚过半,荷兰和英国就接连对中国“下手”。就在英国宣布制裁中企的同一天,中国外长王毅会见了一位“重要客人”。
荷兰的安世大楼
先看荷兰方面。10月12日,荷兰政府以莫须有的“经济安全风险”为由,冻结了中国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的全球运营。此举是典型的过河拆桥。安世半导体本是荷兰恩智浦剥离的边缘资产,2019年,闻泰科技以250亿元接手这一荷兰老牌企业,使其重获生机。
安世半导体2024年营收达147亿元,近五年为荷兰贡献了1.3亿欧元税款,成为当地重要的雇主。这本是中荷互利共赢的典范。但如今,荷兰却下令冻结其资产、知识产权,罢免中资董事并委任外籍决定性投票人,实质性地剥夺了中资的控制权。
在企业运营良好、不存在任何风险的情况下,荷兰背弃市场规则,将经贸问题政治化,这种行径严重撕裂了中荷合作互信的基础。
英国首相斯塔默
荷兰过河拆桥余波未平,英国又紧跟其后。10月15日,英方突然宣布对11家中国实体实施制裁,理由是“支持俄罗斯军事工业”。对于这种毫无国际法依据的单边主义行径,中国驻英使馆当天予以强硬回应,已向英方严正交涉,中方必将坚决回击。
而就在英国挥舞制裁大棒的同一天,杭州举行的第27次中法战略对话,传出了不同的声音。王毅外长接见的重要客人,正是肩负重要使命来华的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
博纳此行受到中方的高度重视,他与王毅外长进行了深入交谈。从外交部发布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西湖岸边绿树成荫,远处山峦与宝塔相映成趣,会谈氛围显得较为轻松。
在二人的会谈中,王毅外长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中欧经贸本质是互利共赢,中国希望法方推动欧盟坚持真正的战略自主,树立正确的对华认知。
王毅外长与博纳会谈
比较巧合的是,法国与近期对华采取不友好举措的荷英二国同为“老冤家”。17世纪的法荷战争打了6年,拿破仑时期法国还直接吞并过荷兰。英法更是争斗了几百年,即便在20世纪成为盟友,在欧盟主导权问题上依然暗斗不断。
作为欧盟的核心大国,中方此次向法国“递话”具有重要意义。更关键的是,欧盟内部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并非铁板一块。荷兰冻结芯片企业、英国实施单边制裁,明显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美国的压力等。
英国则一方面想通过制裁中企,来展示其对俄罗斯的强硬立场,向美国表忠心;另一方面,也是想转移国内的经济矛盾,因为英国当前通胀率较高,制造业也不景气,政客们就想找个“替罪羊”,中企就成了他们的目标。
但他们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损害了自身的利益。中国是英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制裁中企只会让中英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变差,对英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并无益处。
荷兰也是如此,安世半导体在欧洲的产业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它进行干预,只会破坏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
冯德莱恩与特朗普会面
荷兰忘了半导体产业链你中有我的紧密联系,英国也忽视了中英贸易每年数千亿的庞大体量。而王毅外长给法方递话,实则是在点醒欧洲: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跟随他人搞阵营对抗,而是坚持战略自主,与中国这样的伙伴搞互利共赢。
中法之间加强合作,推动欧盟坚持战略自主,这符合欧洲自身的利益。只有欧盟能够坚持独立自主,不被外部势力牵着鼻子走,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历史上的兵戎相见,到如今的利益博弈,欧洲的命运从来该由自己做主。法国能否当好这个“中间人”,欧盟能不能顶住压力,不做美国的“马前卒”,我们拭目以待。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企图通过打压中国来谋取利益的算盘,最终一定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