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河南、四川等多地天空出现密集鸟群引发关注。相关视频显示,鸟群成千上万、颇为密集地飞过。有网友表示这是鸟类迁徙,年年都有,也有人担心,这是否是自然灾害的征兆。
多名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出现此类现象的有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河南、成都等,鸟群疑似是乌鸦。10月19日,记者致电张家口市应急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并没有接到自然灾害的预警,至于这些鸟群的情况,则不清楚。
随后,河北蔚县应急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也没收到相关自然灾害的预警。不过往年见过有候鸟迁徙时,会大量成群从当地飞过,“到了秋天大雁等候鸟从北方南飞,成群结队很多的。”
10月19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牛艳东告诉记者,从视频中难以分辨出具体鸟类,不过类似鸟类集群现象在湖南比较常见,“我们在湖南见过很多,不是什么灾害的预兆。”
牛艳东介绍,出现鸟类集群现象的原因有觅食、迁徙等,比如在长沙,每到11月左右,香樟树果子成熟,以其为食物的丝光椋鸟就会大量集群去觅食,“成千上万,在一些绿化较好的小区就会看到。”
此前报道:
2023年12月,也有多地网友拍到鸟群聚集的现象。
当时,河南焦作有一市民表示最近几天,一到下午五六点钟街头就会出现大量乌鸦盘旋。郑州师范学院教授、河南省鸟类学会理事长李长看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地震发生前动物的一些异常行为,有不少这样的说法,但从科学上讲,到目前为止都没有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这样一个结论。”李长看说。
郑州空域的乌鸦 摄影 李长看
鸟类聚集是地震前兆无科学依据
看了多条网友发的鸟群盘旋飞翔的视频,李长看表示受限于照片的清晰度,不能确定是不是乌鸦,也不能确定拍摄时间,但是看环境和天色不像太晚。他介绍如果视频中鸟群的异常状态只有地震当天晚上出现,和地震发生时间间隔时间较短,鸟群的群起群飞与地震是一种关联性,如果相隔时间较久,则没有关联。如果视频的拍摄时间是晚上七八点钟,或者六七点钟,这是非常正常的行为。甘肃那边和郑州大约有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的时差,是鸟类归巢的时间,这个时候它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天刚刚黑,还没有到鸟群休息的时间,群起群飞很正常。
李长看解释,地震发生前后,地球的磁场会发生一些变化,另一方面地震会有震动,穴居动物会敏感一些,对于树栖鸟类来说,它对地震的反应是不敏感的。像乌鸦是树栖的,又是非迁徙性的鸟类,它对地球磁场的变化,对地震波的这种感应相对来说比其他陆栖动物要迟钝。
据媒体报道,焦作市地震局表示:“没有啥异常,乌鸦盘旋和地震没有必然联系。”
另外,此前也有多次鸟类大量聚集后并未发生地震的案例,例如:2023年2月9日有媒体报道四川成都出现大量飞鸟撞树的现象,但是事后并未发生地震。
2023年12月20日有媒体报道12月19日有网民在视频社交平台发布江苏宿迁出现大量鸟群在空中飞行聚集的现象,事后当地和周边区域也没发生地震活动。
2022年8月24日有媒体报道2022年8月22日有网友在抖音平台发布视频称在山东临沂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出现成千上万的燕子聚集的现象,事后当地并无地震活动发生。
羊城晚报综合潇湘晨报、大河报等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