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房产“易主”背后,珠免集团剥离78亿地产包袱

  来源:我的钢铁网

原格力地产旗下房地产业务,将正式告别上市公司体系。

  10月21日,珠免集团(维权)(原格力地产)发布公告称,拟将持有的珠海格力房产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至珠海投捷控股有限公司,交易采用现金方式,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根据公告,本次股权转让采取现金交易方式,不涉及发行股份,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本次交易价格尚未确定,具体交易价格将根据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他有权单位核准或备案的资产评估价值为基础确定。

  “交易完成后,珠免集团将加快完成全面去地产化,更加聚焦于免税业务等大消费主业。”珠免集团方面表示。

  事实上,对熟悉珠免集团的投资者而言,这一运作并不意外。

  2024年12月31日,珠免集团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置入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51%股权,并置出非珠海区域共5家房地产子公司100%股权,其战略定位和主营业务转型为以免税业务为核心,围绕大消费产业发展。

  当时,珠免集团便承诺,在重大资产置换完成起的五年内,逐步完成对存量房地产业务的去化或处置工作。该等存量房地产业务去化或处置完毕后,公司将整体退出并不再经营房地产业务。

  珠免集团此次出售前述格力房产公司,正是对上述承诺的兑现。该公司董事长、总裁李向东在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明确表示:“公司全力履行五年房地产业务有序退出承诺”。

  据悉,格力房产曾是珠免集团体系内负责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核心子公司,如今却成为上市公司不得不剥离的“资产负担”。

  财务数据清晰地揭示了房地产业务对上市公司业绩的拖累。珠免集团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下降45.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4亿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的-5.54亿元有所收窄,但仍处于深度亏损区间。

  分业务板块看,其免税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31亿元,净利润3.9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4.56亿元,显示出该业务板块强劲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创造能力。

  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公司房地产业务收入仅为4.2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74.52%,利润总额为-2.71亿元。这一形成鲜明对比的财务数据,显示出珠免集团剥离地产业务的迫切性。

  珠免集团管理层在9月19日举办的投资者接待日活动上表示,公司目前存量房地产项目主要在珠海区域,包括格力海岸、平沙九号、格力广场等项目。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与房地产相关的存货账面价值约78亿元。

  “本次交易若实施完成,意味着珠免集团去地产化将进入兑现阶段,其整体转型路径基本实现闭环。”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

  而作为此次交易的接盘方,珠海投捷控股有限公司背景不容小觑。公告显示,珠海投捷控股的实际控制人为珠海市国资委,其上级单位为珠海投发控股有限公司。同时,珠免集团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马志超将担任投捷控股的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珠海投捷控股以及其上级单位,均是今年9月才刚刚成立。企查查数据显示,珠海投发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9月16日,而珠海投捷控股成立于9月19日,其经营范围为企业总部管理,企业管理咨询,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等。

  业内人士认为,由新设立的国资平台承接资产,既符合监管要求,又保证了资产处置的效率,体现了珠海国资对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系统性安排。

  另外,今年4月份,珠海市国资委将珠免集团控股股东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至华发集团。这一划转使得华发集团间接控制了珠免集团44.95%的股份,成为其实际控制人。

  “华发集团是珠海国资委旗下重要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其旗下原本已有上市地产平台华发股份,而珠免集团也拥有地产开发业务,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同业竞争问题。将格力房产从上市公司体系内剥离,可能也是为了解决同业竞争这一问题。”严跃进称。

  “此次整合强化公司跨领域资源协同效能,助力公司获取更丰富的资源禀赋及金融工具支持,公司将依托集中采购与供应链优化,建立成本管控体系,全面提升抗风险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公司将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争取早日扭亏为盈。”珠免集团管理层在上述投资者接待日活动上表示。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珠免集团剥离格力房产,其将得以轻装上阵聚焦大消费主业,而珠海国资通过新设主体接盘存量地产资产,也为区域房地产资源整合预留了空间。

  未来,在免税消费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下,珠免集团能否依托主业优势实现业绩突破,值得持续关注。

  资讯编辑:沈一冰 021-26093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