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支撑激发新动能,里水推动集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进入深水区,如何让沉睡的集体资产“活”起来,让村社从“旁观者”变为“主力军”,是必须破解的时代课题。

南海区里水镇给出了一份有力答案。立足本地实际,里水以集体经济参与城乡建设为核心抓手,深化探索“土地统筹”“统租统管”等六大模式,不仅激活了沉睡的集体资产,更蹚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探索新支撑激发新动能,里水推动集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六大模式:

激活农村地、产、人、文

城乡建设是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的关键抓手之一,集体经济作为基层重要力量,其参与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直接关系资源效率、集体收益与民生福祉。里水镇围绕“1256”发展目标,系统推出六种各具特色的参与模式,构建起多层次、全链条的集体经济发展体系。

土地统筹开发模式,以“集转国+产业保障房”的镇村联动为核心特点,通过镇村协同整备集体潜力用地,推动集体土地有序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建设高质量产业集聚区,既保障新质生产力空间,又实现集体长远收益。

统租统管经营模式则重点强化经联社统筹功能,整合经济社零散资源,对集体资产开展统租、统管(托管),通过合理收取服务费或提取管理经费为集体增收。目前已选取布新村、岗联村、逢涌村作为物业统租试点,贤僚村作为农地统管试点,以“试点先行”探路集体资产改革新路径。

探索新支撑激发新动能,里水推动集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布新经联社统管项目签约现场。通讯员供图

以“分润模式”为改革突破口,收益分成合作模式鼓励村村结对共建、经济社整合、跨村社合作,支持地域相邻、产业相近、资源互补的集体经济组织联合设立公司,同时推动集体经济组织独资或与国资、优质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公司,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助力集体经济从“单一租赁经济”到“联动分润”。

资产多元运作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打通金融活水“最后一公里”,针对大量“躺平”的集体存款,通过建立基金对接、理财推广等机制,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探索收益提升路径,实现资产配置从单一保守到审慎多元。

以激发村社“自主造血”能力为核心,强村公司运营模式鼓励引导有条件的村(社区)成立公共服务、土地整理、资源开发等各类“强村公司”,多元化盘活资产,同时带动村民就业创业。截至目前,已有5个村居率先成立“强村公司”。

物业旧改提升模式,则充分结合了里水镇城市更新的五种模式,通过多种方式更新改造老旧低效资产,为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探索新支撑激发新动能,里水推动集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实践成效:

镇村联手,活力倍增

这“六大模式”并非凭空构想,而是源于里水多个村社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丰富经验,并在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阶段的村社中落地应用,初见成效。

如土地统筹开发模式,在建星村上朗经济社首次“落地”便跑出加速度,目前已通过集体高票表决确定方案,近期将提交区土资会审议,待通过后启动物业改造并返还集体,确保集体收益稳定。

探索新支撑激发新动能,里水推动集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建星集转国项目现场。通讯员供图

布新村“统租统管”实践成为全镇首宗“经联社统管”实践典范。通过统租布新村西湖经济社厂房物业,实现了从“松散出租”到“专业运营”的转变,通过“所有权(经济社)、经营权(经联社)、使用权(企业)”的三权分离,既探索出《广东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的落地新路径,更构建起“分润模式”的双赢格局。截至目前,全镇已有7宗工业厂房类集约统租统管项目完成立项。

北沙村“强村公司”运营则展现了多元化盘活资源的成效。北沙村以“红色文化+物业经济”双轮驱动,近两年先后成立南海南叁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北沙红荔园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推出佛山首个红色沉浸式体验项目《北沙1946》,吸引61个团体超过2500人体验,营业收入超23万元;同步推进农民公寓“北沙红荔园”项目,既保证集体资产统筹利用,又有效调动各经济社积极性,体现了“强村公司”在整合资源、培育产业、带动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探索新支撑激发新动能,里水推动集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北沙1946》项目会场。通讯员供图

在物业旧改提升方面,里水系统推进“国资领改”“村社自改”“集转国”“企业自改”“村企联改”五种城市更新模式,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交出了一份城乡更新与集体增收的亮眼答卷。

如“村企联改”模式下,甘蕉社区和同经济社国明工业园旧厂房完成一期升级改造并成功招商,老旧厂房变身现代产业空间。“国资领改”的北沙连片产业用地改造加快实施,为高质量产业集聚释放宝贵空间。

采用“村社自改”路径的沙涌社区湖洲广场商贸综合体项目,则成为集体经济主动作为的生动注脚。作为佛山市第一批老旧工业园区项目,该项目创新采用“拆除重建+生态焕新”双轨模式,项目第一期商业地块由村集体自行改造,并与全国连锁百强企业万民商业集团签订合作意向书。项目建成后,年收益预计跃升至1500万元,社员人均年增收约2万元,推动实现从“低效包袱”到“富民平台”的质变。

探索新支撑激发新动能,里水推动集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6月30日,里水湖洲广场商贸综合体项目动工。 陈雪婷 摄

从资源沉睡到资产激活,从单一收租到多元共富,里水镇通过系统化、集成化的模式创新,不仅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也为村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开辟了新路径。未来,随着“里水实践”的持续深化,将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智慧。

采写:南方+记者 陈雪婷

出品:南海区委改革办、南方+南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