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砀山发布)
当深秋的风吹向砀山梨园的枝桠,这座皖北小城的冬日仪式感,便随街头巷尾的香气开启。对砀山人而言,吃懂了羊,才算读懂了砀山的冬天。
寻汤:玄庙老街里的醇厚暖意
想喝到地道的砀山羊肉汤,最好前往玄庙镇。清晨六点薄雾未散时,街上的老店已升起炊烟:黝黑大铁锅架在灶上,羊骨汤泛着奶白色咕嘟翻滚,大块带皮羊肉在汤中沉浮,羊油与花椒、八角的香气沿路飘散,吸引着为生活忙碌的人。

店主多为土生土长的玄庙人,煮羊肉汤少则十余年、多则数十年。玄庙羊肉汤以 “鲜” 为核心,选用本地羊肉,肉质嫩而不膻;小火慢炖,中途不添冷水;最后撒上菜园种植的香菜、葱花,增添鲜灵口感。

端着大碗坐下,按砀山习惯调味:加一勺羊油辣子、几滴香醋,搭配现烙“luo”馍。汤入口先有羊油的醇厚,接着是骨汤的鲜甜,辣子的香辣凸显羊肉鲜味;羊肉肉质紧实口感不柴,“luo”馍吸满汤汁后鲜香十足,一口汤一口饼,暖意渐在胃里散开。

寻疙瘩:城区巷弄里的扎实满足
若想吃得更扎实,砀山有家羊肉面疙瘩老店,一到冬天便食客云集。店面不大,但新磨的小麦粉加温水揉制后筋道无比,过凉后顺势扔进沸腾的羊骨汤中。

羊肉面疙瘩的制作关键在火候,需用熬好的羊骨汤煮制,疙瘩下锅浮起后再焖两分钟,确保筋道不粘牙。出锅时,奶白汤汁裹着面疙瘩,碗里沉着几块羊肉,撒上翠绿香菜,热气裹挟香气扑面而来。


夹起面疙瘩,口感弹牙,内里吸满羊汤鲜味,还带着淡淡麦香;喝一口汤,麦香与羊骨鲜甜融合,温热感沿喉咙传至四肢;搭配羊肉,肉香与面香交织,一碗下肚浑身有劲,是寒冬里的扎实暖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