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卫教育订阅号)

点蓝色字关注“中卫教育”

喜迎元旦节

HAPPY NEW

一纸素笺抒情怀,浅写 冬景寒潮来,狂热的青春映雪绽放,梅花的幽香扑面来,风轻轻的亲吻着脸颊,那些飞舞的雪花似乎在狂欢,那风,那雪,好像恋人的情丝,千里共婵娟,伴随着这个冬天。

一纸素笺抒情怀,浅写 冬景寒潮来,狂热的青春映雪绽放,梅花的幽香扑面来,风轻轻的亲吻着脸颊,那些飞舞的雪花似乎在狂欢,那风,那雪,好像恋人的情丝,千里共婵娟,伴随着这个冬天。

一纸素笺抒情怀,浅写 冬景寒潮来,狂热的青春映雪绽放,梅花的幽香扑面来,风轻轻的亲吻着脸颊,那些飞舞的雪花似乎在狂欢,那风,那雪,好像恋人的情丝,千里共婵娟,伴随着这个冬天。

喜迎元旦节

HAPPY NEW YEAR

中卫教育

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蕴含着“寒暑均衡,万物丰稔”的自然智慧与文化韵味。为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中卫三中于2025年9月23日(秋分日)以“秋分至·丰收时”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融合自然探索、文化传承与劳动实践的综合性活动。

一、节气课堂:解密秋分文化密码

借助生动的PPT、短视频等形式,班主任协助学生精心组织节气课堂活动,成为学生了解秋分的重要窗口。开展秋分节气我分享。班会课上,通过“秋分三候”科普(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结合《春秋繁露》中“秋分者,阴阳相半也”的典籍解读,带领学生了解秋分的气候特征与农事意义。开展诗词吟诵。组织朗诵《晚晴》《送僧归金山寺》等关于秋分主题的诗词,并邀请语文教师现场解析诗词中的秋意与哲思,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与自然的交融之美。

我们的节日·秋分 | 秋分至 丰收时

我们的节日·秋分 | 秋分至 丰收时

二、“寻找秋分的足迹”

开展植物变化观察。学生记录树叶由绿转黄的过程、果实成熟的状态,并采集落叶、果实制作标本。生物教师现场讲解植物适应季节变化的生理机制,将科学知识融入实践。开展“量身高”趣味实验。借鉴传统习俗,学生用绳子测量秋分日正午的影长,与夏至、冬至数据对比,直观理解地球公转与季节更替的关系,激发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我们的节日·秋分 | 秋分至 丰收时

我们的节日·秋分 | 秋分至 丰收时

我们的节日·秋分 | 秋分至 丰收时

三、习俗体验: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

体验秋分习俗,让同学们在身体力行中重拾先民观察自然、顺应天时的智慧。开展“竖蛋挑战赛”。设立“竖蛋擂台”,学生尝试将新鲜鸡蛋竖立在光滑桌面上,成功者获赠“节气小达人”徽章。地理教师结合力学原理解析竖蛋技巧,让传统游戏成为科学启蒙的载体。

我们的节日·秋分 | 秋分至 丰收时

我们的节日·秋分 | 秋分至 丰收时

我们的节日·秋分 | 秋分至 丰收时

四、创意表达:秋日里的艺术创作

为鼓励学生用创意表达对秋分的理解,班级开展了绘画、手工、手抄报创作活动,众多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开展“秋分手抄报大赛”。学生们以“昼夜平分”“丰收景象”“秋分习俗”为主题设计手抄报,清晰又全面地展现出秋分节气的天文、物候、农事、习俗等知识。开展“秋分创想画”。学生们以“秋分的色彩”为创作核心,运用橙色、黄色等暖色调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画面。金黄的稻田里稻穗沉甸甸,果树上挂满饱满的果实,公园小径上落叶纷飞。部分作品还融入了生活场景,如农民伯伯辛勤收割、家人围坐共享秋菜美食,尽显秋分的丰收与温情。

我们的节日·秋分 | 秋分至 丰收时

我们的节日·秋分 | 秋分至 丰收时

供稿:中卫市第三中学

核稿:基础建设科

审核:景兆栋

新时代

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