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餐出海,大部分人会想到熊猫快餐,想到“左宗棠鸡”和那些并不怎么正宗的炒饭炒面。

其实,全球知名度最高、最赚钱的中餐品类并不是所谓的“美式中餐”,而是外国人眼中神秘而美味的东方美食“小笼包”。连《功夫熊猫》里都给它不少镜头,外国人对它的好奇和热情,完全不输对寿司或披萨。

这些国内路边摊十块钱就能买到的平民早餐,到了这家餐厅里却翻了数倍,在美国的价格更是瞬间飙升到接近一笼20美元。然而,就是这样一家被吐槽“性价比不高”的餐厅,却实实在在收割了老外的钱包。

一笼如此昂贵的小笼包,是如何俘获老外的胃和心的?

文 | Paella 图 | 四象设计部

将小笼包的热潮带向全球的餐厅名字叫鼎泰丰,它来自中国台湾,1958年成立,比大名鼎鼎的熊猫快餐成立时间还要早。作为最早进入海外市场的中餐厅,纽约时报早在1993年就将其评为“全球十大最具特色的餐厅之一。

根据其官网数据,截至2025年,鼎泰丰在13个国家拥有170家分店,日本门店数达到29家,新加坡有28家,美国和马来西亚各有17家,甚至在伦敦、迪拜也能看到它的招牌。

其全球商业版图扩张野心不仅体现在门店数量上,还在于其自身定位。据《Restaurant Business》报导,鼎泰丰的餐厅规模通常很大,面积从518平米到曼哈顿新店的2322平米不等。

美国加州地区具代表性的生活趋势媒体《SFGate》也指出,鼎泰丰2024年进驻迪士尼乐园,每日热销小笼包达1万颗。2025年2月,鼎泰丰还在圣莫尼卡广场购物中心顶层开设了一家占地超过929平米的分店,可以边吃小笼包边欣赏海景。

占地面积大的店面,人流量大的高消费区选址,无一不说明鼎泰丰对自己的定位策略绝不是“开在华人区便宜大碗的中餐馆”,而是直面主流消费力强的客群,放大品牌曝光和单店坪效,以收割高消费人群为目标。

100元一笼 国内卖不动的包子狂“割”老外?

以小笼包为主要卖点的鼎泰丰店外的等候队伍里,不乏穿着考究的白领、背着相机的游客和专程赶来的华人留学生。透过透明厨房,客人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小笼包的制作过程,这不仅是食品安全的保障,更是在异国吸引客人的策略。

几十年来,中餐在海外长期被贴上“油腻、廉价”的标签,总是与极重的油烟、喧闹的环境和节假日从不歇业这些印象相联系,几乎难以进入主流精致餐饮的殿堂。

鼎泰丰却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精致化”策略。如果说在唐人街路边摊的铁锅里一份5分钟炒出来的蛋炒饭卖20美元,大部分人只会觉得摊主疯了;然而在大城市市中心人流量最高的商业区,坐在明亮干净的餐厅里,看着一笼精致的小笼包从面点师傅手里捏出来,带着热气端上你的餐桌,有些人可能会为这份用餐体验买单,尽管它的做法和路边早餐店可能并没有什么不同。

吃惯了各种美味中餐的我们,对这种营销策略可能会嗤之以鼻,但鼎泰丰确实代表中餐在海外打出了“身价”。根据美国专业餐饮媒体《Restaurant Business》报导,鼎泰丰2024年在美国市场的平均单店年营收高达2740万美元,高居全美所有连锁餐厅之冠。

其成绩远超第二名的高端牛排品牌 Mastro's Steakhouse(约1,450万美元),差距近两倍。若以美国麦当劳每店平均年营收约400万美元估算,鼎泰丰一间门市的营收几乎相当于7家麦当劳的总和,展现出单店创收效能。

100元一笼 国内卖不动的包子狂“割”老外?

在美国人的餐饮消费中,牛排历来是“高端晚餐”的象征,但小笼包的基本原材料只是面粉、猪肉或鸡肉,这些并不奢侈的食材,居然能带来比牛排馆更高的收益,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通过剖析鼎泰丰的定价和营销策略,我们或许能窥见这家连锁餐厅赚得盆满钵满的秘密。

根据和美国各档次的餐厅招牌菜品的价格对比,可以看出鼎泰丰的定价虽然比牛排馆或高端日料餐厅每份动辄50~70美元的主餐“平易近人”,但其售价为每笼17至21美元的小笼包,价格也显著高于熊猫快餐、汉堡王等快餐连锁店。

这种定价策略的“狡猾”之处在于,它已经明显脱离了平价快餐的范畴,将自己的格调拔高到“轻奢”位置,但又不至于像的高端料理那样让人望而却步,给许多寻求“猎奇”跃跃欲试的顾客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这些冲着包子组团打卡的顾客,通常会点多份菜色体验中餐文化。根据报导估算,每位顾客在鼎泰丰的平均消费约为55美元,算下来总的消费数字并不算低。

相比于需要前菜、主菜和饭后甜点等长时间占桌的牛排馆,以小笼包为主打菜品的鼎泰丰就餐节奏更快,翻台率也够高,这样一来,一天的单店销售总额相当有优势。

100元一笼 国内卖不动的包子狂“割”老外?

对于20美元一笼的小笼包,有人觉得完全不值这个价,也有人觉得对于当地的物价来说并不算贵。对于鼎泰丰到底是否在“割韭菜”,我们也可以来做一个数据的分析。

因为产品在全球畅销,各地的制作规格也大致相同,《经济学人》杂志于1968年首次提出“巨无霸指数”作为一个非正式的经济指数,来评估不同货币的购买力平价。

而鼎泰丰作为同样在全球多国都开设分店的连锁餐厅,我们也可以创造出一份“小笼包指数”,它以10美元能够买到的鼎泰丰猪肉小笼包个数为统计标准,可以比较不同所在城市的物价和货币购买力。

在统计的9个城市中,英国伦敦的小笼包最贵,10美元只能买4.3个,美国的拉斯维加斯、纽约、洛杉矶三个城市紧随其后,而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同样的价格能买到16.6个小笼包,是伦敦的将近4倍。

不过,单看价格并不全面,当地工资水平同样影响购买力。以洛杉矶为例,最低时薪16.5美元,相当于一小时工资能买9.4个小笼包;而在北京,虽然鼎泰丰的价格更低,但以5.8美元的最低时薪来算,工作一小时只能买到7个。

100元一笼 国内卖不动的包子狂“割”老外?

鼎泰丰的小笼包在海外风光无限,但在国内却步履维艰。

2024年9月,鼎泰丰宣布将关闭大陆地区(不含港澳)32家门店中的14家。

自2001年进入大陆市场以来,鼎泰丰凭借“高端小笼包”的定位一度建立了品牌影响力。但随着大陆餐饮市场竞争白日化,各类餐厅都在卷口味、卷服务、卷性价比,鼎泰丰却依然坚持着原本的定价策略,并且加收10%服务费。

在各大商区中西餐馆琳琅满目的今天,消费者或许愿意花150元吃一顿牛排或海鲜,却很难像外国食客一样,花100元吃一屉小笼包。

在欧美市场,鼎泰丰的形象并非传统中餐馆,而是通过每日手工现包和开放式厨房,营造出“正宗又精致”的东方饮食文化体验。

然而,这套模式放到国内市场,却难以复制。比起单纯“图个新鲜”的外国人,本土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更加理性务实, 光凭“老字号”三个字,已经很难撑起高溢价。

据媒体报道,今年1至7月,鼎泰丰拟闭店的14家门店初估亏损4480万元人民币。

餐饮赛道天天都在卷,若鼎泰丰还拿“卖给外国人的那一套”来服务本地消费者,未来可能会逐渐失去本土竞争力,成为“海外限定”的中餐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