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中立还能坚守吗?专访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今年是中国与瑞士建交75周年。瑞士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也是首个同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欧洲大陆国家。值此周年之际,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安德烈亚·卡罗尼率团访华,推动经贸与人文交流。

瑞士中立还能坚守吗?专访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安德烈亚·卡罗尼是瑞士自由民主党成员,现任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他曾任联邦院副议长、国民院议员,长期关注瑞士对外关系和多边合作,是瑞士政坛较年轻的一代领导人。2007年,卡罗尼曾在北京大学参加暑期学习项目。他回忆道,我十分享受那段时光。本以为会因赴美读书错过来中国的机会,却最终能两全其美。

瑞士中立还能坚守吗?专访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中瑞双边关系持续深化的同时,瑞士却面临另一场外部考验。今年8月,美国宣布对瑞士出口商品征收39%的关税,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15%的关税税率。部分行业虽获豁免,但整体冲击明显。美国是瑞士最大单一出口市场,瑞士出口商品包括手表、巧克力、医药和机床。数据显示,瑞士8月对美出口下滑超过五分之一。瑞士经济部长帕梅林赴美展开谈判,但目前美国尚未作出实质性让步。

瑞士中立还能坚守吗?专访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安德烈亚·卡罗尼:难以理解39%关税 对机械和钟表等中型制造企业冲击最大

记者 倪晓雯:

当美国宣布对瑞士出口商品征收39%的关税时,不仅震惊了瑞士,也震惊了世界。您认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安德烈亚·卡罗尼:

我们很难解释这一点。这个税率数字完全是随意的。瑞士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市场开放性。我国对美国工业品关税税率是零,且根据我方数据,即便计入服务贸易,美国对瑞士甚至不存在贸易逆差。即便真的存在逆差,从经济角度看也未必是坏事,甚至可能产生积极影响。我们采用截然不同的分析视角,因此确实难以理解美方做法。但我们仍保持乐观态度。正如当年与中国市场开放谈判显得更为顺利那样,我们也以同样方式与美国政府沟通,且已取得重大进展。但美国总统最终予以否决。因此我们将继续对话、持续解释、始终保持市场开放。希望美方很快也能认识到这一点。

记者 倪晓雯:

但目前39%的关税实际上已经生效。那么,它究竟会对瑞士经济造成哪些具体的影响?

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安德烈亚·卡罗尼:

瑞士经济结构多元化特征显著。以实力雄厚的服务业为例,若考虑金融市场,它们受到的影响较小甚至没有直接冲击,或许存在间接影响。我们拥有众多全球化企业——它们在美国设有分支机构,或许能通过业务调整来缓冲冲击。我认为受影响最严重的是机械精密仪器、钟表制造业等领域的中型企业,这些企业难以轻易将产能转移至美国,当前正面临较大困难。但幸运的是,我国市场在地理分布上也高度多元化:既有欧洲市场,也有亚洲市场。因此对部分企业而言,这是一次打击,但它们历经多次风雨后已变得更具韧性。

瑞士中立还能坚守吗?专访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安德烈亚·卡罗尼:瑞士崇尚稳定 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瑞士中立还能坚守吗?专访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记者 倪晓雯:

除了刚才谈到的协商谈判,瑞士还将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安德烈亚·卡罗尼:

这确实是我们处理此事的主要方式。因为事实本身就能充分说明问题——我国对美国商品基本上是零关税,根本不存在可能被指责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实际上我国能从美国增加的进口也有限——我们甚至告诉美方,就算所有瑞士人都购买哈雷摩托且只喝田纳西威士忌,这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若按人均计算,瑞士人消费美国商品的数量远超美国人消费瑞士商品的数量,只不过美国人口基数更大。所有这些事实本该让解释工作变得轻而易举,事实上美行政部门的许多官员也已理解这一点。我们原本已找到虽非理想但合理的方案,但美国总统却出于某种原因否决了——然而他的决策方式难以预测,因此仍存在其转变立场的可能性。我们认为39%的关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具合理性,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

我们始终追求让自由贸易惠及两国人民,而此类关税措施显然已被政治化。我仍然希望并相信理性终将占上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会采取反制措施,原因有二:其一,瑞士体量太小,反制措施难以引起对方重视;其二,这完全违背我们倡导的自由贸易精神,因为最终只会再次损害双方利益。

记者 倪晓雯:

诚如您所言,此事确实难以解释且缺乏理性。我注意到已有讨论涉及关税带来的心理冲击。您对此如何看待?

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安德烈亚·卡罗尼:

我认为瑞士人不会轻易产生心理冲击。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理性的商人,他们会审时度势,但当前确实面临高度不确定性——我更倾向于称之为"不确定性困境"。即便美方有意增加投资,这种不确定性也会产生抵消作用。我认为真正的问题是不确定性——经济最不喜欢的就是不确定,而当前局面恰恰非常"非瑞士化",因为我们崇尚稳定。瑞士自1848年来维持着相同的制度框架,如同瑞士钟表般恒久可靠。提到瑞士商品,你能明确知道它的品质:瑞士巧克力名副其实,品质有口皆碑;瑞士银行运作规范;瑞士机械精工卓越——这正是我们产品备受追捧的原因。因此对我们而言,这种不确定性,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完全不是瑞士的风格。

记者 倪晓雯:

是否认为这将促使瑞士向欧盟靠拢?据了解,瑞士与欧盟即将达成新的双边协议,并拟于明年第一季度提交议会审议。您认为这对瑞士意味着什么?

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安德烈亚·卡罗尼: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瑞士与欧盟本就关系紧密。我们已签署逾百项双边协议,其中部分具有重大意义。瑞士地处欧洲中心,双方在民主价值观、法治、自由市场等领域高度契合。

当前问题在于,是否要通过制度性规则进一步深化一体化。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完全独立于美国议题进行研判——时间维度上也是如此。因为如果我们真的调整与欧盟的制度关系,那将持续数十年。现行主要协议体系已持续运转超过25年。在决定与最重要邻邦的中长期未来时,我们不可能将世界上某个国家领导人的一时兴起纳入考量。这确实是两个独立议题,而且支持与反对的辩论双方都可以根据立场需要援引美国情况作为论据。

瑞士中立还能坚守吗?专访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安德烈亚·卡罗尼:瑞士奉行永久中立,不参战、不供武、不结盟

瑞士中立还能坚守吗?专访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自1815年以来,中立一直是瑞士在国际关系中的鲜明标识。然而在俄乌冲突后,瑞士的中立地位似乎在新安全环境下面临新的考验。瑞士多次跟随欧盟扩大对俄制裁,包括冻结资产、限制石油及敏感产品出口。与此同时,瑞士与北约的合作逐步加强,参与危机管理演习,并宣布加入“欧洲天空之盾”防空计划。

记者 倪晓雯:

瑞士自1815年确立中立国地位以来,已持续逾两百年。但近期对俄制裁及与北约深化合作的行为,您认为是否损害了瑞士作为中立国的公信力?

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安德烈亚·卡罗尼:

完全没有。瑞士是中立国,一直都是中立国。中立地位已写入宪法,但中立绝不意味着漠不关心。

但当我们看到侵略行为,我们会直言不讳地指出:这就是侵略,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所有准则,而我们也是联合国成员国。我们所不做、从未做过、未来也绝不会做的,是参与军事行动。我们不输送任何武器,甚至禁止私营企业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弹药,事实上企业也不会这样做。

因此在军事层面,我们不存在任何正式盟约。若与北约国家联合训练,纯属自身防御需求——例如我国领空纵深有限:在中国组织训练飞行相对便利,而在瑞士进行训练飞行,数秒内即可穿越国境线。这种国际合作实属必要,但我们不缔结正式军事同盟。这意味着我们无需承担防卫他国的义务,他国也没有防卫我国的义务。

但我们正通过联合采购装备、共享情报等途径增强防御能力,这是国防建设的必要举措。与此同时,我们始终明确谴责侵略行径。制裁作为工具使用,在我国中立政策框架内早有先例。

我国此前已有实施经济制裁的先例,这些举措从不是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始终捍卫国际法准则——即禁止攻击他国、需尊重各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这些普世价值同样也是中国长期倡导的理念。

瑞士中立还能坚守吗?专访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安德烈亚·卡罗尼:入约申请不存在 但国内有加强防务合作的呼声

瑞士中立还能坚守吗?专访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记者 倪晓雯:

但我了解到,瑞士国内确实存在关于加入北约的讨论。

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安德烈亚·卡罗尼:

我可以说,严格意义上的入约申请目前并不存在,我印象中也没有政治人物正式提出过这类议案。但确有强烈呼声主张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防务合作。举例而言,若要防御远距离弹道导弹,单靠本国力量坐等导弹越过边境才在雷达上发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他国及时提供预警信息:“有导弹正飞向你。”

瑞士中立还能坚守吗?专访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安德烈亚·卡罗尼:中立是维护安全的工具 事态变化时将灵活应对

记者 倪晓雯:

在这个地缘政治格局剧变的新时代,您认为中立政策对瑞士是否仍然适用?

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安德烈亚·卡罗尼:

中立政策在瑞士具有深厚民意基础。所有民调都显示这一点,我们还将就中立政策的具体形式举行全民公投——目前已有民间倡议启动。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定义中立政策?但总体而言,中立原则作为基本国策已深入人心。

但中立原则的具体实践始终取决于现实环境,因为归根结底,中立只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手段——它本身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而是维护安全的工具。当威胁态势发生变化时,我们或许需要调整对中立的诠释,或在政策空间内灵活应对。正如我之前所述,与各国开展联合训练、采购军事装备都是重要环节,但中立的核心要义——不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军事援助——在我国始终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记者 倪晓雯:

所以,这一原则会保持下去。

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安德烈亚·卡罗尼:

我非常确定会。

瑞士中立还能坚守吗?专访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制片人:王志江

编导:杨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