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 | 走近临沂青年工匠柏建喜:从农家子弟到全国劳模

走近青年工匠

职业无贵贱 匠心自崇高

■ 柏建喜 山东临沂

我是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瓦工班班长。如果问我,这么多年的光阴都去了哪儿?我会指着身边拔地而起的楼宇说:它们,就是我青春的注脚。每一块砖,每一抹灰浆,都记录着我从一个普通农家子弟成长为全国劳模的心路历程。

人民日报海外版 | 走近临沂青年工匠柏建喜:从农家子弟到全国劳模

19岁初入工地时,我只有一个朴素的念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条件虽艰苦,但我仍省钱买专业书籍,在工友们休息时挑灯夜读。我深信,光有力气不够,还得有知识。白天,我在脚手架上反复练习;晚上,我把理论知识一点点消化。放砖、铲灰……这些动作,我每天重复几百遍。

凭着这股劲头,我成为班里的技术骨干,参与建设的软件产业园、华为大数据中心等项目荣获多项全国大奖。每当看到这些凝聚着汗水的精品工程,我心中充满自豪。

成长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我曾参加省技能大赛,因经验不足仅获第十四名。那次失利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我——工匠之路,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不断学习。回去后,我勤加思考、刻苦练习,不断提高砌筑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2021年,我踏上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砌筑工决赛赛场。当裁判宣布我最终夺冠时,我感觉,那些与严寒酷暑为伴、与砖墙为伍的日夜值了!

荣誉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公司成立了以我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我们针对施工难题搞发明、做改良,研发的“狭小空间螺栓安拆装置”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几年来,团队取得多项国家专利和工法成果,工作室还成为全国首批“交通建设产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从手握砖刀到站上宣讲台,我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职业无贵贱,匠心自崇高。作为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我将继续用汗水和智慧,为时代的大厦添砖加瓦,用实际行动诠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就是我对青春最好的回答。

(本报记者 王 者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0月16日 12版)

来源:东岳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