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古田

一个藏在闽东山坳里的小县城

是我的家乡

它不张扬,也不喧闹

像一幅褪了点色的水彩画

安静地铺展在群山之间

古田印记

古田素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美称,其中最出名的当数银耳,银耳的温润如玉,承载着家乡的温厚与韧性,在平凡中默默生长。儿时记忆中,在乡间地头,我常能见到一排排低矮的菇棚,走进去,可以闻到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银耳和泥土特有的淡淡气息。棚架上,洁白的银耳层层叠叠地生长着,像初春枝头未融的残雪,又似玉匠精心雕琢的小花。曙光初现,父亲母亲早已忙碌多时,从播种菌种到收获白花花的银耳,他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他们小心翼翼地采摘,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动作里透着对这片“白色收获”的珍惜。

古田印记

家乡西边的翠屏湖,是一颗明珠。湖中散落着许多小岛,树木葱郁,远远望去,像浮在水面的绿色绒球。湖水很清澈,晴天时能映出蓝天白云和起伏的山峦轮廓,偶有小船划过,船桨拨开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翠屏湖的底下,沉卧着古田县的老城。童年时期,我常听奶奶讲述水下的旧事:窄窄的十字街口,糕饼铺子刚出炉的甜香氤氲在空气里;水岸边捣衣的棒槌声,和着流水的低吟浅唱;临水宫缭绕的香火,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后来为建水电站,旧城连同整片土地便沉入湖底,新城在城东矗立起来。翠屏湖见证了多少代古田人民的生活?它不言不语,只是静静地流淌,滋养着这片土地。

古田印记

古田印记

古田的老街巷,有着时光留下的痕迹。石板路被脚磨得光滑,两旁的房屋大多不高,透着旧日气息。在这里,时间仿佛走得慢一些。街巷旁,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碗热气腾腾的青草补汤,那是一种用各类草药炖煮肉类熬制的汤,配上红枣桂圆,入口微苦爽滑,带着草木的清香,瞬间就赶走了疲惫,我最喜欢的还是小肠、兔腿和猪蹄。还有那特有的红曲酒,老作坊里飘出的醇厚甜香,弥漫在巷子里,是古田人记忆里最熟悉的味道之一,抿上一口,那股暖意从喉咙滑下,是家乡才有的、带着烟火气的温暖。

离开家乡一载,一些细碎的画面和感觉,总会在不经意间浮上心头。也许是雨后闻到空气中潮湿的泥土混合着草木的味道,像极了菇棚边的气息;也许是某个夜晚,格外想念那一碗清香四溢的青草补汤;也许是偶然听到一句家乡的方言,心头便微微一颤。无论走得多远,我知道我身上总带着古田的印记,每当想起家乡的光景,熟悉的滋味,我总感到踏实平静。古田,这座群山环抱的小城,不耀眼,却是我心中最深的底色,最温暖的归宿。

作者:武夷山税务 倪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