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丹丹 王金帅
暑假余额严重不足,转眼仅剩一周!
这个周末,杭州许多家庭的气氛突然紧张起来。中小学生忙着补暑假作业。原本的休闲周末变成了“作业战场”,餐桌上堆满了练习册。
不少爸妈表示,周末不过了,从早到晚就一件事——盯着孩子赶作业。
“改签了回程的高铁,就为了赶作业!”周六中午,黄女士看着正在奋笔疾书的儿子小齐,无奈地笑。甚至有爸妈表示,打算下周请几天年休,当“监工”盯作业。
一双手,一支笔,正在创造一个奇迹!
一场“作业冲刺战”正在上演。
为了提升效率,小齐赶作业用上了番茄钟 受访者供图
旅行VS赶作业,干脆改签高铁提前回家
“改签了高铁回杭州,周五晚上就到家,周末两天还能赶点作业!”前几天,家长黄女士一家趁着暑假的尾巴去湖南玩。
最后一周是老师规定的暑假作业提交时间,黄女士读初中的儿子小齐还有好几项作业没有完成。“初中了,最后一周还要留一点时间预习和复习。”黄女士说,旅行箱里除了衣物,还塞了好几份暑假作业。
“8月下旬,本该是收心写作业、预习的时间,但因为各种原因,旅游时间晚了。”黄女士和儿子小齐讨论后,决定带上三项作业在旅行的路上完成。这也成为他们这几年旅行的标配——无论去哪,作业多少要带一点。
一篇作文、几面数学题、社会预习,外加三首古诗词的背默,这些就是小齐计划在旅途中完成的作业。为此,他还特别列了一张时间表:作文预计1个半小时,数学题一面15分钟,社会预习每课20分钟……计划很完美,作业也被整齐地放进了随身背包。
然而现实总是骨感。杭州到长沙的三小时高铁上,小齐原计划做湖南游玩攻略1小时,写作业2小时。起初,他精神抖擞,半小时就写完三面数学题,但随后效率就急剧下降。
“车厢里太吵了,很难专注。特别佩服在火车上写作业也能很专注高效的孩子。”黄女士苦笑。
长沙的酷热让原本的旅行景区游一减再减。早上赶凉快出门晃一圈,10点后就回到酒店歇着,午饭后继续歇到太阳下山再出门。黄女士说,一天本有两三个小时可以写作业,但出门在外,儿子的学习动力实在不强。
“苦劝孩子学,性价比不高。”黄女士回忆起第一天小齐背默古诗的情景,“逛完景点一身臭汗,实在没心思学习,根本静不下心来。勉强背默了一首古诗后,其他作业做不进去。”与其低效磨洋工,不如索性全方位休息。她干脆跟儿子说,来个“三天无作业假”。
令人意外的是,这三天的完全放松反而激发了小齐的学习主动性。第四天,他主动要求读背古诗,还写了会数学作业。由于牵挂未完成的作业,一家人最终决定改签周五晚上的高铁票,提前回家专心补作业。
周末不出门,全程当“监工”
这个周末,陈女士家成了一个临时“作业指挥所”。
“周四的时候就跟女儿说好了,这周末不安排出门了,主要任务就是把暑假作业收尾。”陈女士的女儿肖肖马上读六年级,作业虽然不算很多,但比较杂,尤其是实践作业和做视频、小报等特别花时间。
周五晚上,母女俩一起盘点了剩余作业,预计还需近20个小时。于是周末两天,每天8小时赶作业的计划就这样定下来了。陈女士除了做一日三餐,其他时间就是和女儿在餐桌前面对面坐着,随时解答疑问,连手机微信都没空回复。
为了让整天的赶作业不至于太枯燥,陈女士做了精心安排:“早上先背点单词,再做点数学,中间穿插去小区走一圈,到门口买杯奶茶。这样孩子动力也会足一点。”
肖肖的数学不太好,有些题目需要妈妈讲解。陈女士一般在AI上搜题,看解析和思路,整理消化后再讲解给她听。
“有时候一道难题,要用上半个小时。”陈女士摇摇头。
周六下午,肖肖做数学累了,妈妈讲题也听不进去时,就转而做小报作业。
“她比较喜欢画画,所以做小报作业对她来说相当于放松。我就在她画累的时候帮她无脑填个色,打打下手,提升一下效率。”
陈女士说,爸爸负责提供情绪价值,间歇性出卧室门来夸一夸女儿、老婆,再买点西瓜、冷饮。
“全家总动员”的模式效果显著。周六晚上8点多,肖肖完成了剩下的大半数学作业,消灭了空着的难题,背了两个单元单词,画了两份小报,还写了一篇作文。虽然效率爆棚,但陈女士感叹:“老母亲能量消耗有点大,挺累的。”
语文课外小古文背诵一整个忘记
新六年级男生和妈妈互相甩锅
“老妈!天塌了!”今天(周日)上午7点,王女士被新六年级儿子叫醒了。
原来儿子早上突然突发奇想翻了翻暑假作业单子,在语文作业的最后一栏里找到了“背诵《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一~十篇”这一条,而他完全忘记了这回事!
王女士也一下子惊醒,一气之下喊:“你别跟我说这本书也没有买啊!”
“这本书还是你自己给我买好的,你怎么也忘了要背诵这回事啊?!”
母子俩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眼见是要掐起来了。爸爸潘先生赶紧出来调停:“别争到底是谁的锅了,赶紧背书!开学还有一周,来得及。”
周日的上午,就在小潘的背书中开启 受访者供图
周日的上午,就在小潘的朗朗背书声中开启。第一篇要背的是《关雎》,第二篇是《蒹葭》,一早上背下来,小潘一整个晕头转向。
“每年暑假最后一周都是这样的,不是忘了这个作业,就是忘了那个作业。”王女士说,“去年忘了数学每天一题的‘聪明题’,最后一周连做了60题,我脑细胞都跟着死了一大片。”
王女士去年的“事故”,今年被沈女士碰上了。沈女士的女儿果果三升四,老师布置了一本数学口算,按照每天一页的节奏,60页似乎轻轻松松。“但是,一开始是做的,中间出去旅游了一周,就逐渐忘记了。今天突然想起来,发现还有28页没做。”沈女士叹了口气,“这下子要每天做四五页才能赶得上了,暑假最后一周的临时抱佛脚,还是没躲过啊。”
很多家长也在为孩子的暑假作业出奇招。
家长方女士表示,儿子还剩大半作业,一个人在家经常半天就写几道题。“远程催效果很差,我打算下周每天中午回家盯作业。”
还有家长表示,打算请几天年休假,专门在家里盯作业。家长吴女士则比较欣慰,周六一番强攻后,儿子的学校作业已经完成了。“因为马上要读初二了,所以想多预习一点下学期内容。把学校任务完成了,下一周可以安心搞一搞自选动作。”
这个周末,你也在陪孩子赶作业吗?
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