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在“孙二娘早点”吃个煎饺,“张青菜园”买把青菜,再去“阮小二鱼圆店”捞几个鱼圆……杭州古荡湾新村居民开启了新的一天。随着附近老翠苑农贸市场焕新成为水浒主题的宋江菜市,日常买菜生活平添几分水浒风。
“宋江菜市”是杭州西湖区持续推进“菜市经济”建设的一个缩影。9月30日上午,西湖区“菜市经济”推进会暨“一菜一早”工作现场会举行。
西湖区委书记董毓民介绍,2025年杭州西湖区25家农贸市场1至8月经营总额突破8.22亿元,提升改造后市场人流量及年轻客群占比均增长超20%。文二、东山、古荡市场等品牌市集,累计举办促消费活动58场,直接拉动消费800万元,活动区域年轻客群占比提升超10%。
西湖菜市正在成为杭州城市名片。凭借形态爆改、多元业态以及科技元素等,吸引了各地的网红、游客乃至国外友人涌入菜场打卡、购物,菜市俨然成为杭州的新顶流。
“我们是很开心的,人多了,我们的生意也会更好。”古荡菜市经营户陈秋霞是商务英语专业毕业,后从事酒店管理工作。菜市升级后,她的肉摊变成“明星打卡地”,微信客户群不断扩大,生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锚定“一场一特色”发展路径,西湖菜市还在不断创造新模式。杭州金甫资产市场管理有限公司章迪可透露,计划于今年开业的西溪菜市将以更年轻化、开放化的设计和运营,打造杭州菜市新物种。菜市内不仅会有西溪湿地独家水产资源,还会联合中国湿地博物馆打造菜市里的转角博物馆。
当然,焕新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菜市保持长久活力是西湖区面临的新课题。现场,西湖区发布了杭州市首个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团体标准和区内首个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从标准和制度两个维度入手建立起一套科学、公正、透明的建设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
这意味着西湖区的菜市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依靠短期投入的“改造焕新”,转向依靠长效机制和内涵式发展的“品质运营”。西湖区市场监管局市场规范科蒋文捷介绍,通过长效管理办法创新构建“部门指导+公众参与”双轨机制,让专业监管与群众评价形成合力。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12家“一菜一早”品质农贸市场、20名品质经营户,以及11家浙江省首批“人气菜市”。一批菜市签订“大场帮小场”点对点帮扶协议,推动农贸市场互促互利共同发展。
来源:央视网